2019年3月15日 星期五

質化論文十大好用觀念技巧



1.定出好的質性論文題目
質性論文題目中通常一般不會或是很少出現這樣….之關聯性」、「….因素對….的影響等涉及量化分析工具的字眼。
如果要定出好的論文題目(此時,並不限於質性論文,量化論文也是相通的),有一個技巧可以大大提升研究的價值,就是從當時的熱門時事、趨勢、議題去思考,並且設計到題目裡面。當然,研究者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設定題目也無不可,我這裡說的技巧都只是其中之一」,很多時候會有不錯的靈感或題材,還是建議跟指導教授討論,但絕對應避免的是,沒有帶任何方向及想法去找老師談,這樣老師會很辛苦,甚至直接拒絕,有的還直接丟一個你完全不熟悉、非常陌生的題目要你做,因為那是他手上的專案研究,剛好缺人做….
2.和指導教授的meeting討論
關於這點,質化或量化論文都適用。
若是還沒確定指導教授,建議帶著想法或方向去找老師,即使是很模糊的概念也不用擔心。老師並不喜歡學生完全沒有想法,一進他的辦公室就說:可以請老師當我指導教授嗎?但是我沒有任何方向。
如果指導教授確定後,開始進行論文撰寫,通常會和學生約固定或非固定的meeting討論時間,應該要在會面前,先把論文目前已經完成的進度寄給老師,筆者甚至在meeting當天也會印出紙本供雙方討論用,因為有些老師並不會印出來你事先寄給他的資料,而是聽學生口頭說明目前撰寫的狀況。另外,最好能把meeting的過程錄音或做筆記,事後修改也不會遺漏一些重要的資訊。
3.文獻回顧
很多人在寫到這一章節時,不知道要蒐集回顧哪些類別的文獻,其實只要把題目中的關鍵字或關鍵概念抽出來,就形成文獻回顧的方向了。例如論文題目如果包括金融科技商業模式」,那麼至少這兩類的研究就是文獻回顧一定要包括的內容。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可能成為文獻回顧的方向這必須看論文題目性質而定
4.好用的資料來源
華藝線上圖書館(airiti Library) 整合兩岸學術資源的資料庫,收錄內容涵蓋期刊論文、學位論文、會議論文集等重要全文內容,提供全球學者優質便捷的學術知識服務(摘錄自airiti華藝數位官方網站介紹)。這個資料庫大部份的學校都有,可以從您學校的圖書館網站中的資料庫電子資源找到。
另一個大家常聽到的是全國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這個網站專門蒐錄台灣所有碩博士論文,因此,在構思論文題目時,可以上此網站查查是否已有人寫過類似的論文。這個資料庫的論文,不一定都可以下載論文全文,很多論文的作者都是設定不公開的,但仍可以看得到論文的中英文摘要及目錄等重要資訊。以筆者經驗,若看完摘要及目錄,確定該本論文是很值得參考的,即使無法下載全文,我會到台北市中山南路上的國家圖書館或是該研究生的畢業學校圖書館去調閱紙本論文,並針對重要的部份影印回來參考。
其他仍有許多很有價值的研究資料庫,以產業分析報告來說,台灣經濟研究院的產經資料庫蒐集各行各業的產業分析,但不是每個學校的圖書館都有購置,有時,筆者會去其他有購買此資料庫的學校圖書館查詢。其他像工研院的IT IS台灣經濟新報等,也都可以找到不錯的資料。
至於國外期刊,各校都有購買,不難從圖書館網站中查詢。
5.深度訪談的問題設計
很多質性論文研究會運用深度訪談來取得專家的意見,進而做為後續分析的基礎素材,但是,很多人在訪談時不知道要問哪些問題?或是自己想到什麼就問什麼?非常發散且沒有系統,甚至有時該問的不問,不該問的也問了。
訪談問題設計最重要的是有所本」,例如您可以根據文獻回顧中,所觀察到的重要關鍵理論模型架構,去修改或直接利用,做為您深度訪談問題設計的架構。而且訪談問題數量不宜設計過多,很多時候,是必須藉由訪談的進行過程中,再去加以挖掘的。因此,訪談不是你問我答就可以,而是一種雙方持續性地互動交流、討論、確認、探索的過程,也因此,往往會發現很多意外的寶藏。
6.訪談對象數量的決定
一般如果沒有搭配其他研究工具或特殊考量,建議質化碩士論文,訪談對象設定四到六位較適合,也比較能蒐集到多元的專業意見。質化研究不像量化研究以盡量取得多數的樣本為宜,而應是以受訪者是否具有代表性、能充分表達與研究問題相關的資訊才是最重要的。
7.訪談逐字稿整理
在詮釋分析質性資料之前,必須先整理逐字稿,當然,訪談過程中,最好想辦法盡可能地錄音,同時做速記,以避免重要資訊遺漏。逐字稿的整理是一項耗時耗體力的工程,但為了確保研究信度及效度,我認為這是必要的工作。
整理逐字稿時,應以受訪者第一人稱的角度來呈現,而不是出現本研究三個字。而且,難免會出現口語化的語句,只要語意是可辨識、清楚的,就沒關係。逐字稿整理完,可提供受訪者進行確認,以確保沒有誤解其意思。
8.編碼
質性研究工具中,不少都會利用到編碼的技術,例如紮根研究法。其實在進行質性資料(例如受訪者的逐字稿)分析之前,為了增加資料分析的客觀性,避免成為研究者在資料詮釋時自說自話,都可以先針對原始資料進行編碼,以增加資料分析時的可追溯性及客觀性,同時避免變成研究者的主觀看法,增加研究的信效度。
編碼原則沒有一定,而是根據研究本身的問題結構或資料結構,由研究者設定一套具有系統性的邏輯規則,然後按此邏輯規則在原始資料中依序編入序號。
不過,如果不是個人的碩士論文,而是研究專案在進行資料編碼時也可以利用研究團隊取得三位研究者對編碼結果的交集即三角檢定的一種型式),如此更可強化信效度。
9.訪談過程
訪談前幾天,必須先把訪談問題email給對方讓對方先大致看過,訪談當日,也應印出幾份訪談問題一份讓自己在提問時有所依據若對方沒有印出來,可以給對方一份讓對方看
在進行訪談時,當日一定要準時赴約,因為對方也是時間寶貴特地留下時間給我們若是遲到很容易產生不好印象,進而影響後面訪談時的品質。另外也可以準備禮物贈送受訪者,例如鳳梨酥、咖啡、茶葉等實用性的,目的在增加對方好感,也能間接提升答問時的意願;換言之,這個動作也是多少會影響到研究效度的。
還有,在正式進行訪談前,通常會花個五到十分鐘寒喧破冰,以拉進彼此距離,可以聊興趣、公司、工作等,就是先不要正式進入訪談問題。
10.常見的論文章節結構
第一章通常是緒論,一般會包括研究動機、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問題、研究範圍限制、研究流程等。第二章是文獻回顧或探討,第三章研究方法或設計,說明您要採用什麼方法或工具,例如,若您是用深度訪談進行質性資料的蒐集,就必須在這一章說明您要訪談的對象是誰?還有,訪談問題的設計也是在這一章要交待。第四章是資料分析。當前三章也就是一般所謂的論文計畫書」)完成後,有的學校會先進行前三章的proposal口試,以確保學生研究方向及方法是可行的,通過proposal口試後,學生即可進入田野調查階段,去訪談、觀察或發問卷蒐集各種質化及量化資料,以供第四章資料分析所用。最後,第五章是研究結論與建議。
以上架構,有可能會因指導教授習慣而變,例如第二章及第三章,可能會被要求併入第一章,而產業分析可能獨立形成一章。所以,還是須和指導教授溝通討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